
2011年12月3日,ARJ21新支線飛機項目正處在即將獲取TIA(型號檢查核準書)的關鍵階段,所有49項表明符合性試飛科目都要在年底完成。進入12月以來,所有參研單位都努力提高試飛頻率,有時一天要飛幾個起落,同時執行多個試飛科目。保障中隊的任務也隨之變得異常繁重,每天飛行結束后,他們必須在當天晚上將飛行員反映的問題以及機務檢查時發現的問題全部解決,保障次日的飛行任務順利實施。
作為ARJ21新支線飛機項目上飛公司閻良保障隊長,已是耳順之年的倪國民已經在閻良堅守了兩年,他知道,TIA之后才能真正拉開ARJ21-700飛機局方驗證試飛的大幕,ARJ21新支線飛機項目也將進入一個全新階段,而獲得適航證,向航空公司交付飛機更是他們這些將一輩子獻給民機事業的人們等待已久的時刻……
如果說中國民機研制是一次長征,這條路上則凝結著他一生的執著與堅守。
1965年,倪國民進入上飛廠,1973年被推薦赴西北工業大學主修飛機結構設計專業?!爱敃r可以說是中國民機的起步階段?!蹦邍窕貞浾f:“五年后,上飛廠就接到了參與運十飛機研制的任務?!蹦菚r候,年輕的倪國民知道,自己的所學終于有了用武之地。
經過近十年的研制,1980年9月26日,運十飛機成功首飛。倪國民仍然記得當時的天是灰蒙蒙的,上飛廠內人山人海,他站在廠房前的草地上,目睹了運十飛機首飛的那一刻,他說:“那是靠大家一榔頭、一榔頭敲出來的飛機……”但是,1985年2月,運十飛機的研制戛然而止。這段往事令倪國民永遠不能忘懷,從那時開始,“讓中國人自己的民機翱翔藍天”就成為藏在倪國民心中的一顆種子,也成為他執著一生的選擇。
1986年12月4日,國務院第125次常務會議決定,抓緊發展干線飛機。從MD82飛機到MD90飛機,上飛廠由此開始了與原麥道公司長達14年的合作。為了企業的發展,倪國民作為第一批學員到美國學習。那段時間,倪國民第一次學習到了先進民機制造理念,體會到當時中國與美國在民機制造上的差距。
與麥道公司的合作中止之后,為了儲存技術力量,上飛廠決定將最好的技術人員送到香港和新加坡的飛機維修公司進行深造?!爱敃r的想法就是用勞務輸出的辦法將最好的技術人員儲備下來,工廠提供所有的條件,掙的錢都歸個人,唯一的條件就是工廠開始制造飛機的時候必須回來?!蹦邍窕貞浾f:“于是我就帶隊去了新加坡,開始了我們在國外維修飛機的生涯?!?/p>
是年倪國民已經49歲,這與當年去美國學習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一去不知何時是歸期。倪國民現在回想起來,“雖然苦、累,但是工作靠積累,維修飛機的那段經歷后來為我們成功維修安12飛機積累了技術?!倍峭ㄟ^對安12飛機的修理,上飛廠才取得了適航修理的維修許可證,對于當時的上飛廠而言,可謂意義非凡。生存問題雖然得到解決,而再次研制中國自己的民機,仍然是倪國民心中最大的期盼。
2000年11月,國家正式批準ARJ21項目的研制,歷經15年的艱苦等待,倪國民終于等來了再次自主研制中國民機的機會,但是研制之初人才匱乏,53歲的倪國民不得不再次披掛上陣。
倪國民曾經感慨的說:“40年的打拼之路是一個漫長的長征,而ARJ21項目的研制卻是中國民機事業漸入佳境、由弱變強的標志?!?/p>
如果說ARJ21新支線飛機項目實現了中國民機由弱到強的轉變,他則擎起了一面旗幟。
一個從修飛機開始工作的人能有多重要?他用一個個奇跡作了擲地有聲的回答。
2009年7月15日,ARJ21-700飛機101至104架機陸續轉場西安閻良,ARJ21新支線飛機項目研制的重心轉移到試飛取證階段。為確保飛機試驗試飛的順利進行,上飛公司成立了閻良保障隊,承擔起西安地區所有試驗機跟試跟飛任務。2009年8月,倪國民前往西安閻良,開始了他又一次攀登、跨越之旅。崇高的事業與閻良艱苦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說:“雖然遠離親人,每每看到參與研制的飛機沖上云霄,激動之情總難以抑制?!彼磷碛诓粩嗵魬?、拼搏奮斗的快樂。
閻良保障隊是一只年輕的隊伍,倪國民對待年輕人就像對自己的兒子一樣,每當遇到FRR(故障拒收報告)的問題,倪國民總會第一個承擔下來,“每個人都是這么過來的,人總會犯錯,給年輕人多點機會,像我這樣年紀大的人應該多承擔一些,他們進步才會更快。壓力太大可能會毀了他們一生?!?/p>
倪國民的管理理念是:靠大家的智慧、集體的力量。讓每個人知道自己崗位做什么,工藝員編制文件的時候,將工裝、材料、零件全部考慮到位、準備齊全,工藝、物流配合執行,工藝跟產?!白雒考虑岸家胛募蕚浜脹]?時間充足嗎?人力能做到嗎?”正是倪國民的嚴要求,三年來閻良保障隊每次工作都按時、按要求完成。
2011年年底,來到閻良已經第三個年頭。每天倪國民第一個來到廠房,晚上最后一個離開工作場地,他經常放棄中午休息,一直在現場工作;晚上只要廠房里有人加班,他都親臨現場,和現場趕工的工藝員、工人師傅們一起加班加點;同時,他還開車接送夜里加班的同志,做大家的“司機”;他還擔負著管理閻良保障隊100多人工作和生活的責任,每次加班他都會叮囑:別忘了訂飯。倪國民待人謙和,為了讓大部分同志回上海過新年,他已經有兩個春節留守在閻良一線。雖然上了年紀,但他很少主動要求休息,而且還經常用他的無限激情和無私奉獻的“鐵人”精神感染著現場工作的每一個人。
現在的閻良保障隊按規矩辦事,人員也相對固定,解決了后顧之憂,對保持飛機持續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艾F在沒有去年那么累,隊伍帶出來了,他們知道怎么做。對飛機跟蹤,定期檢驗、維護,探索出了一套規范和路線?!蹦邍駥ψ约阂皇帧皫Т蟆遍惲急U详犛幸环N特別的感情,現在的他因為這支隊伍而感到欣慰,希望他們將來可以更好地服務中國航空事業。
如果說閻良將成為他事業的終點,他充滿了不舍和無奈。
45年里,倪國民先后摸過100多架飛機,他能說得出每一架飛機的特性,“造飛機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如果把它細分,按章節、按部段、按系統就簡單多了,每個人做好自己的那部分工作,相對就比較容易……”他說飛機就像人一樣,有血有肉,液壓油是血液,航電系統是大腦,導管線路是神經。
他最愿看的是航空節目;他最愿去的是機庫;他最感激的是上飛公司?!捌髽I對我不薄。上大學是推薦的,做麥道飛機的時候我第一批去美國學習,人要知恩圖報。去美國學習了兩次,企業給了很好的機會。做出成績離不開工廠提供的平臺,企業困難時要同舟共濟。
“記得剛來閻良時,沒想到有那么多科目和程序,當時做好了在這工作2年的準備,沒想到3年了還在這。45年,我只是干了自己應該干的事,卻得到了領導一次次貼心的鼓勵?!彼f:“如果干得動,我希望可以做C919的鐵鳥,那個我在行!”
真的無法想象沒有飛機的日子倪國民該怎么過。他說,和飛機在一起慣了,有飛機在,心頭就安穩,沒飛機在,心頭空落落的,即使瞇一會兒,又夢見自己在修飛機。
家,企業,飛機。倪國民因它們而流淚,也因它們而歌唱;因它們而痛苦,也因它們而幸福。有人問,這三個哪個最重要?他說:“哪個都放不下?!狈挪幌?,是因為連得緊。三個都連著同一顆心,一顆為了中國民機而燃燒的心!